红岩上红梅开 缙云山下凤凰飞

发布时间:2024-10-01 16:06:14    浏览:

  巍巍歌乐山,滔滔嘉陵江。从先秦时期的巴国属地到今天,历经3000多年岁月的沙坪坝,一草一木都在时光的隧道里茁壮成长,一砖一瓦都铭刻着这个城市的温暖和厚重。这里是重庆科教文卫大区、西部(重庆)科学城主阵地、西部陆海新通道始发地,高校云集、人文荟萃,创新开放激荡发展的春潮;这里是“红岩精神”重要发祥地,一首《红梅赞》,唱不尽歌乐山的英烈传说,一本《红岩》,伴随着共和国几代人的成长。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沙坪坝区融媒体中心推出特别策划“红岩上红梅开”,聚焦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围绕打造“六个区”目标,讲述那些发生在沙坪坝的发展改革故事。我们将从“小切口”入手,把镜头和笔触对准“一线”,融入沙坪坝人的日常生活,映射这座城市的变化与成长。

  红岩上红梅开,朵朵放光彩。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我们的家乡越变越美,并致敬每一位在沙坪坝学习、工作、生活的您。期待我们一起同行,迈出新一步,走好每一步,让更多的沙磁故事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持续写就。

  缙云山,满目青翠映水天,由北向南在沙坪坝大地上绵延。山峦高低相间,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这些年脚下走过的每一步,虽有起伏,但永远向上、生生不息。

  凤凰镇,得名于“古有凤凰窝”的美丽传说。就像名字的由来,在缙云山脚下用小镇蝶变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潮涌,折射出这个时代的一幕幕凤凰传奇。

  缙云山下凤凰飞,这是一首“变与不变”的大合唱,奏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音符,也塑造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坚韧不拔的性格与灵魂。

  陈国华,这位土生土长的凤凰人,被这一方水土浸润,用他的脚步踩准了时代节拍,奏出了美妙音符。

  9月的一个清晨,陈国华换上一身新衣,早早地站在外环高速与凤回路交接的路口,不时向路的尽头张望。

  此时的他,像矗立在这片大地上去期待、去呵护、去守望的缙云山。他站立在那里,一动不动,在期待、在呵护、在守望。

  这,正是他的期待、呵护和守望。那是一个厂,也是一段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奋斗史。

  凤凰镇西靠缙云山,东临梁滩河,中间是一片开阔地。陈家人祖祖辈辈在这片土地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子十分不容易。

  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1979年,中国第一辆民用摩托车在沙坪坝嘉陵厂诞生,引发全国轰动。凤凰镇的年轻人大受鼓舞,他们憋了一股劲,也渴望一展拳脚。

  镇上几个思想活跃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琢磨:摩托车我们造不出来,但是车身上的几百个零件,我们总能“插上手”吧?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很快就集资成立了全镇第一家乡镇企业凤凰电镀厂,专门加工摩托车零部件。没有经验、没有资源,但每个人都热情高涨,谈业务、抓生产,一刻不闲,很快把企业建成了老巴县最大的电镀厂。

  “电镀厂成功后,大家雄心万丈,不怕困难比天高,就怕梦想不够大。”陈国华说。电镀厂已经装不下大家的梦想,20多名员工先后单干,凤凰镇一下“孵”出了20多家企业,其中就包括陈国华自己创办的厂。到上世纪末,凤凰镇已经发展成为以汽摩配件、机械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制造基地。

  凤凰镇的发展靠的就是一股韧劲,这股劲除了来自创业者,还来自政府的大力支持。镇经发办主任邹容萍手机里存了1800多个电话,每天不是在帮企业协调厂房、申报项目、完善配套,就是在为企业求政策、找市场。“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企业一个电话,我们随叫随到。”邹容萍说,由于常常连续几天不着家,照顾不了家庭,他总觉得愧对家人。

  机器日夜轰鸣,货车川流不息,产业越来越旺。这里成为全市县辖乡第一个亿元乡,凤凰电器弹簧厂从专做摩托车配件实现了造整车的跨越,并聚焦新能源汽车成长为赛力斯集团……早些年外出打工的村民都回来了,因为在家门口工作比在外面挣得还多。村民们的房子从平房变成了楼房,又从楼房变成了小洋房。

  在改革大潮的激荡下,老一辈凤凰人抢抓时代机遇,靠着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把一个看天吃饭的山沟沟,建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业基地。到2024年上半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34817元,是1978年的69倍多。

  凤凰镇过去的变化,陈峰虽然全看在眼里,但陈国华的这份期待、呵护和守望,陈峰之前却没放在心上。尽管陈国华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多次希望陈峰回来接班,但他起初并不想回来,因为这里没有他心中的大未来。

  2017年,凤凰镇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自称“新凤凰人”,要在这里建一个现代化工业园,作为沙坪坝区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载体。这个园区就是现在的青凤科创城。

  园区运营方、区属国企共享工司瞄准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结合沙坪坝区实际,着重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

  但是,由于园区从零开始,企业对园区还不了解,招引工作起初遇到了不少困难。然而,工司董事长孙东方坚定地说:“我们不能辜负区政府和凤凰人民对园区的期待,无论如何,就是要让凤凰飞得更高更快!”工投人主动出击,用专业和服务,让企业看到诚意;用全区营商环境和产业优势,让企业看到未来。

  在招引成都一家龙头医药企业时,工司就遇到了对手。当时,好几个财力雄厚的地方政府都对这家企业虎视眈眈,开出的优惠政策都比沙坪坝优厚。怎么办?

  工司争取到区政府的支持,区领导直接前往成都和对方商谈。同时,工司还替企业制作了投资策划书,告诉企业沙坪坝有哪些优势、如何投资最有成效——而这,本是企业的工作。对方被沙坪坝的诚意打动,决定入驻青凤科创城。

  从企业的落地到运营,工司都给予了保姆式的服务。赛力斯凤凰智慧工厂落户后,工司在企业建设过程中帮助解决手续问题,在即将投产时帮助解决招聘问题,在人员就位时帮助解决用餐问题,在投产后又根据企业需求帮助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工司还以赛力斯为链主,引进了众多链上头部企业,打造了“链主+优质配套”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在优化园区营商环境上,工司围绕企业关切,助力解决企业发展问题。为企业打造“用工蓄水池”,帮助银钢、文灿、快联汽车等企业融资授信约3.2亿元,牵线促成拓普、立中达成合作,为拓普降成本、为立中增订单3亿元。同时,帮助立中项目成为主城区首个取得环评批复的“两高”项目。

  青凤科创城的飞速发展对得起“新凤凰人”的这份选择,见证着新凤凰的这一步起飞:2021年首个项目投运,2022年园区产值达百亿元,2023年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2024年年底有望实现3年翻3番。

  这一步起飞,也创新创造了许多第一次:项目从招引到落地到开工时间不断减少、记录不断刷新;在全市率先推出“用地开工一件事”,成功入选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园区集聚市场主体从龙头主机厂到配套关联企业,产业链不断延伸,集群发展乘势成势;荣获“市级绿色园区”称号,是主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园区。

  这一步起飞,也是沙坪坝区创新资源优势加速转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有国家级、省部级研发平台348个,建成青凤科创城、环大学创新生态圈、拾光格·数字软件园、新桥临床医学转化中心等创新载体,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2.83件居全市第一,创新活跃指数居全市前列。

  今年,陈峰从外地回来,发现当初那群年轻人已经让凤凰实现了腾飞。这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不正是他眼中的大未来吗?他决定回到家乡,像他父亲曾经那样,把青春和热情献给这片土地……

  陈峰的车在路口停了下来。他招呼陈国华:“爸,上车!凤凰的明天就交给我们吧!”

  天空中,初升的太阳正散发出自己的光芒,缙云山更加秀丽多姿,而蓬勃发展的凤凰还正迎来更激动人心的时代。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