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复材(300699):火热的碳纤维也有致命伤

发布时间:2024-10-19 23:06:49    浏览:

  :碳纤维在资本市场的火热程度不用小编过多形容大家肯定也有所耳闻,特别是曾经的大牛股康得新在碳纤维领域的大规模投资更让碳纤维这个材料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目前国内整个碳纤维行业都处于疯狂的投资阶段,但是与火热的投资相反的是这些公司基本都是亏损的,那目前碳纤维发展的情况到底如何?今日小编有幸走进了国内碳纤维行业带头人—光威复材的投资者交流大会,让我们来看看碳纤维这个所谓的“材料之王”目前的真实状况。

  公司大门口,由于公司投资者交流会是在酒店举行,小编提前赶到公司所在地进行了拍摄,没能进入公司拍的都是外景

  碳纤维是指由聚丙烯腈或者沥青、粘胶等有机母体纤维采用高温分解的办法在1000度以上高温的惰性气体下碳化制成的,是一种含碳量在90%以上的无极高分子纤维。碳纤维被称之为“材料之王”,主要就是因为它具有非常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的,它的密度比铝低,强度比钢高,同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耐摩擦、抗疲劳、震动衰减姓高、电及导热性强、热膨胀系数低、X光穿透性好、具有电磁屏蔽效应等非常多的特性,是目前已知的高性能纤维中性能最出色的纤维,所以其应用范围非常广。特别是在军工、航空航天、体育用品、汽车、船舶制造、轨道交通、能源装备、医疗器械等等领域最合适的材料,所以资本对它的火热追逐是有道理的。

  公司的围墙上都标有GW的标志,喜欢钓鱼的朋友对此肯定不陌生,因为光威的鱼竿上就带着这个商标。

  这是上市公司大门。光威正好处在一个十字路口东西两侧,东侧就是上市公司,西侧是光威集团厂区和员工食堂以及宿舍

  目前碳纤维主要生产国是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这些国家垄断了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对我国实行的是限制性的出口措施,一般出口到我国的大都是一些中低端民用产品,一旦涉及到高端的或者军用产品基本是“不卖”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国家战略来推进。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在市场前景的诱惑下,国内的众多公司纷纷涉足,造就了投资的火热场面。不过目前来看,由于国家没有统一的规划,任由企业自行投资发展,结果是钱花了不少,实际产出却很不理想。

  光威集团的大门上标着的公司名称,集团旗下的鱼竿厂,公司就是以鱼竿发展起来的

  那国内的现状是如何的呢?据小编了解我国的碳纤维起步是很早的基本是与日本同时代步入研发,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重大突破。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和生产装备,整个行业虽然涉及的企业众多(大概有30多家),但生产的产品质量非常不稳定,导致的结果是“有产能无产量”。什么意思呢?就是能够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碳纤维质量差到没法用,所以造成了有产能无产量的窘境。

  截止到目前,国内专注于碳纤维研发的公司主要有光威复材、中简科技、恒神股份、中复神鹰、吉林碳谷,除此之外,还有众多通过资本运作方式,主要是通过购买国外的生产装备、技术人员来快速实现碳纤维生产的企业,比如康得新等公司。(这些企业的碳纤维基本是在上市公司体制外培养为主。)那这几家公司的产品、产量以及收入情况如何呢?(截止到2017年半年报数据)请看下图:

  这四家公司中光威复材属于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简科技目前也已经启动IPO进军创业板,招股书已经递交到证监会;恒神股份和吉林碳谷属于新三板上市企业。中复神鹰不在图表中,因为其属于中国建筑材料集团,由于没有上市查不到具体数据,不过在今年1月份公司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想必公司在碳纤维上实力也是非常强劲的。

  从四家公司的财务数据表来看,四家公司中光威复材不论是从营收还是净利润上都领先很多,其次是中简科技也已经实现盈利,而恒神股份和吉林碳谷依旧处于亏损之中。(康得新等找不到具体数据,小编目测应该是亏损的,因为很多投资者询问何时将康得复材装入上市公司,得到的答复是“谢谢您的建议和关注”)

  以上就是目前国内主要的碳纤维生产企业情况,那目前国内实际的碳纤维产量情况又是如何的呢?在光威复材交流现场光威复材总经理表示每年我国碳纤维的需求总量在1.5-1.8万吨,2016年的产量是4700吨左右。而小编经过一番资料查找得知,目前全国30多家碳纤维企业总的规划产能估计是在2万吨左右,实际的产能利用率在25%左右,所以全国的总产量在5000吨上下。这个数据也得到了光威高管的印证。根据如此推算,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的碳纤维总量在1万吨左右。不要小看1万吨这个量,因为碳纤维的价格在那摆着,光威复材的碳纤维均价是230万一吨,供给军方的某款产品甚至高达360万一吨,所以这个1万吨的量需要多少钱大家一算也知道了。

  目前国际上最主要的碳纤维生产厂商是日本企业,其中日本的东丽、东邦、三菱丽阳是主要的供应厂商,其中东丽是高性能碳纤维行业的领头羊,是波音公司长期的供货商。

  光威复材的实控人是光威集团,光威集团最早的业务是钓鱼竿的生产制作和销售,爱好钓鱼的朋友肯定会知道“光威”牌鱼竿,这就是公司最早的产品。在山东威海地区有着众多的渔具厂,而鱼竿就是他们的主打产品,鱼竿的材料就是从最初的玻璃钢纤维到现在的碳纤维材料来制作的。

  那光威是如何踏进碳纤维材料领域的呢?在投资交流现场,公司总经理卢钊钧也进行了说明,小编在此大体转述一下,因为这能很好的解释为何光威的复材能够一直与军方有着密切的合作,而这个合作是公司保持盈利的关键,也是公司未来发展的优势之一。

  据卢钊钧总经理介绍,早在2002-2005年左右,日美等国对中国的碳纤维出口进行了非常严厉的封锁,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国防军工建设,特别是对航空航天领域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军队的某些领导、专家找到了从事碳纤维鱼竿生产的光威集团,想一起研发国产的碳纤维材料。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也为了光威的发展,特别是军方专家说出的年需求量20吨的巨大诱惑下,光威集团在董事长陈光威先生带领下开始研发碳纤维材料,从无到有的这个过程是充满艰辛和漫长的。不过在光威人的努力下,还是研发成功了。而率先研发的就是T300产品。

  据小编了解,T300主要应用在国内的三代、三代半战机,可能大家对这个三代和三代半战机没什么概念,中国空军共有三大系列11个型号的这类飞机,但由于小编精力有限查到的有限,其中主要包括:

  5、 据新浪军事文章表述,“十三五”期间将是三代机大量列装的时刻,到2020年我国的三代战机将突破1000家。

  小编不是军迷,所以这个数据可能不一定准确,但国产的三代以及三代半战机用的光威复材的碳纤维是可以肯定的。因为在交流现场,公司总经理卢钊钧表示,在05年国外封锁的情况下,航空航天有关部门与公司用时三年时间联合攻关,通过了T300的验证,使得T300顺利进入到国产三代机的生产配套体系。卢总同时表示,碳纤维材料一旦进入到航空器的配套体系之后将无法更换,一是因为更换的难度大,二是因为整套体系需要庞大复杂的数据做支撑,无法改变。所以国际上通常的做法是一代战机匹配一代材料,T300用在三代战机,T800将用在四代战机。

  公司董秘王颖超在介绍高管,会议开始时,大家都在互换名片,作为个人投资者的小编上前跟他要名片竟然不给,难道小编像坏人不成?这不是赤裸裸的歧视嘛

  正是光威成功研制出T300碳纤维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让国产战机顺利的用上了碳纤维材料,光威集团旗下子公司拓展纤维得到了军方的认可,而公司创始人陈光威先生在公司上市前夕不幸去世,当时空军最高领导都前去吊唁,并将其称之为“民族英雄”。

  由此可见,光威复材在军方的地位之高。正是因为这个关系,公司凭借着T300与军方的稳定供货关系成为国内唯一稳定盈利的碳纤维公司。目前公司T300生产线是唯一实现规模化量产的生产线。在投资者交流会中,很多投资者关心随着T800的推出会否造成T300产量下降,从而影响到公司业绩。公司总经理明确表示不会,因为T300服务于国产三代战机,一旦应用之后替换的成本太高,未来T300仍将贡献重要的业绩。

  透过人群缝隙拍到的人就是公司总经理卢钊钧,董事长因为有会,现场只呆了十分钟左右就走了,大部分问题是由总经理来解答的

  光威复材是一家拥有碳纤维全产业链布局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包括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下图是公司所处的产业链情况:其中丙烯腈是公司生产原料,属于大宗商品)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有军工和民用两大板块,其中军工产品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通信以及兵器装备等方面;民用板块主要包括风电叶片、核电装备、船舶制造、轨道交通、体育休闲产品等领域。而在产品生产销售中,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主要产品为各类碳纤维及织物和复合材料制品,主要用于军工航天航空领域;母公司光威复材主要用来生产和销售预浸料和碳纤维制品,覆盖众多民用行业;另外一家子公司光威精机作为碳纤维生产装备的配套公司,专职服务于光威复材及拓展纤维。(请看下图公司架构)

  公司的碳纤维产品主要以聚丙烯腈基为主,该原料型碳纤维是目前市场主流,90%以上的碳纤维都是聚丙烯腈基。在交流现场主管公司日常生产的总经理王文义详细介绍了产品情况,据其介绍目前公司已经能规模化生产T300级高强型碳纤维;成功研制了T700级高强型、T800级高强中模型、M40J级高强高模型等产品系列。(录音专区介绍的非常详细,请感兴趣的移步录音专区,小编在此仅仅是粗略简述。由于公司交流会在酒店举行,没能亲历公司展厅见识到所谓的碳纤维,下面几幅图是公司主要产品,小编截图自公司招股书)

  2、碳纤维织物:(该工艺其实跟织布工艺类似,只不过碳纤维细的多,据公司高管介绍T300级、T700级和高模级M40丝束是7微米;T800级T1000级和高强高模MJ级的都是5微米)

  3、碳纤维预浸料:预浸料是原材料和最终复合材料制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小编理解其实就相当于织成的布,做成衣服就叫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

  作为国内两家盈利的碳纤维公司,公司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T300与军方的稳定供货关系。前面也讲了T300级产品的研发经过,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正是因为应军方要求公司才涉足碳纤维材料领域,T300就是公司与军方合作的第一个产品,该产品目前已经大规模的应用在国内航空航天领域,公司所有的优势最先体现在T300级产品上,目前已经处于稳定的供货中。

  第二、全产业链的研发优势,特别表现在生产工艺和生产装备上。对碳纤维生产企业来说,最难的有两点,第一是核心的生产装备买不到,第二是生产工艺有自己的独特性。在交流现场,很多来自券商的调研员询问碳纤维能否通过资本整合快速的实现量产,公司总经理表示,基本不可能。碳纤维生产中难点就是生产装备,这其中最重要的装备包括高温炭化炉和原丝设备,这种设备基本是无处可买,光威这么多年中,仅仅在最开端的几年买到过最低端的配套设备,但涉及到碳纤维制作的核心装备,所有的碳纤维制造企业都是不卖的。所以光威复材自己配套了子公司精密机械,专门为自己的碳纤维制作研发生产装备。而在谈到生产工艺时,总经理卢钊钧表示,虽然生产原料相同,但生产工艺差别巨大,基本每家企业都有自己的配方,可以说没有任何相同的生产配方。而这也在无形中形成了护城河,卢总一再表示,通过资本运作购买是不可能快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购买来的专业人才组建“八国联军”很难形成战斗力。

  第三、碳纤维先行者,产品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总经理卢钊钧在交流现场一再表示,光威涉足碳纤维已经20多年时间,其中艰辛无人知晓。碳纤维的研制没有8年以上的时间不可能实现。(这也印证了为何现在这么多钱投入却基本产出很少的现状)而正是公司率先研发,目前公司产品具有国内其他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据卢总解释,目前光威的技术和产品与国际一流厂商基本没有差别,其中T300已经实现规模化生产近10年,目前仍旧大批量供货中。T700级公司目前已经进行了小批量生产,随着募投项目建成后产能将大规模提升。T800级产品虽然目前没有产量,但是该产品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已经交予军方验证,时间已达三年之久。但由于该问题涉及军方机密,什么时候能通过验证不得而知,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一两年。(现场听其意思,随时都有可能突破。)至于公司高模高强级产品公司也在13年做出了突破,并掌握了M40J级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第四、五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化之路。据公司董事长表示,目前公司根据行业发展和未来市场的变化,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形成了“五大产业、两个平台和一个园区”协同发展的大战略。据其高管解释,在这个战略中,五大产业即以碳纤维、织物为主要产品的拓展纤维板块;以预浸料和浸胶布等复合材料为主要产品的通用复合材料板块;以风电应用和电缆等产品为主的能源新材料板块;以航空、航天及其四随和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先进复合材料板块;以精密机械和航空航天武器辅助装备为主要产品的精密装备板块。两个中心分别是公司获得的两个国家平台,分别是以碳纤维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一个园区是公司以威海临港区碳纤维产业园为依托,设立公司的碳纤维产业孵化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以及尖端技术,人才进行孵化吸收。

  第五、公司稳定的团队。据其总经理表示,目前光威集团有1200多人,光威复材有600多人,近20年时间内公司高管团队非常稳定,几乎没有一人离职。而正是这种稳定的团队造就了光威复材。随着成功上市之后,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核心员工的激烈措施,保证团队的稳定。

  第六、国内其他涉及碳纤维企业发展差。从竞争对手的角度来看,公司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来自两部分,第一是民品上受国外企业的冲击,特别是以日美为主的企业,降价打击摧毁国内企业是他们管用的伎俩,目前低端的产品上表现非常突出;第二就是军品,军品国外企业没有涉及,而国内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就是中简科技、恒神股份和中复神鹰,但目前来看他们并未获得军工订单,所以未对公司构成威胁,康得新比较火,但是中安信主攻的是汽车轻量化,主要是工业领域的应用。

  光威复材从公司各方面来看,确实是一家不错的公司,前面表述了那么多,对公司都是肯定的,下面小编要说的才是重点,碳纤维行业目前来看有着天然的致命伤,而公司要发展壮大也有着非常大的阻力。

  第一、研发能力强,实际产品产出却很弱。公司已经发布了2017年业绩预告显示2017年业绩预增,但是总体增幅并不算很大。从公司公布的季度报来看,目前公司主要盈利点还是来自T300级,三季报业绩大增主要是因为来自维斯塔斯的风机碳梁订单。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亮点。照如此实情来看,尽管公司在碳纤维材料的研发上实力强劲,但是具体产品的产出上目前还看不出业绩大幅增长的情况。

  第二、公司业绩长期依靠补贴过活,实际主营利润有限。虽然公司的净利润连年上升,特别是2017年创出新高,但是从公司具体的财务数据中可以发现,公司很大一部分利润是靠政府补贴实现的。根据公司公告,政府的补贴占到公司净利润的比重还是非常高的,2014、2015、2016年的比例分别为45.51%,61.17%和36.77%,2017年上半年仅仅占净利润的5.94%,主要是因为政府的补贴以及增值税退税都集中在下半年。那如果政府补贴减少或者取消对公司业绩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了。

  第三、寄以厚望的是T800级何时会得到军方验证通过?高管表示不得而知。众多投资者看好公司的最主要一点就是T800级的军方应用,小编也非常看好这一点。正如总经理表述的一代战机一代材料,T800级一旦通过军方验证,肯定会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业绩提升,但是什么时候通过?不得而知,公司高管现场丝毫没有一点透露,只是一味的表述验证过程不可控,T300是有关部门和公司坦诚合作还经过了3年左右的时间验证,而现在T800虽然已经交付给了军方3年时间,但是目前看估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虽然高管表示快则一两个月,慢则一两年,但万一真需要两到三年,投资者能等得起吗?

  第四、碳纤维成本过高,严重制约了下游市场应用。目前公司产品均价在230万一吨左右,高的在360万吨以上。如此高的碳纤维价格严重制约了下游市场的应用,试想一下,什么样的行业能够用的上如此高昂的材料。战机是以国家为依托,军队的武器装备是不惜血本的。但真的用到民用上,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大规模使用呢?所以,碳纤维的高成本制约了下游市场的应用,总体需求是非常小的。

  第五、材料替代需要反复的验证和数据作为支撑,验证的过程损耗巨大,耗时漫长。碳纤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材料,轻量化是最主要的应用之一,目前该方面的应用投入比较大。从战机到电动汽车,都在进行。但从T800中可以判断,一个材料应用是非常复杂的,特别是所有的应用数据需要重新的试验采集,这其中不仅有着大量的碳纤维的浪费更需要漫长的反复试验,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小编参会之时公司股价是77元,今天写稿的时候已经跌到了54元附近,波动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目前公司总的碳纤维产量在200吨左右,目前市值是200.5亿,可以说1吨碳纤维支撑1个亿的市值。随着募投项目的建成,公司的产能将逐步释放,但面对如此高昂的碳纤维,什么样的行业和产品会大规模应用呢?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下游市场应用还是如此稀少,公司募投的产能又用来干嘛呢?而目前200亿的市值又要靠什么来支撑呢?虽然前景好,但是从投资角度来看,在下游市场没有放大,下游需求有限的情况下靠什么来推动公司的成长?

  此次交流活动吸引了近200人参加,历时2个多小时的交流中很多军工调研员问到了非常细致的问题,不仅涉及到了公司的方方面面而且对整个碳纤维行业的许多问题和公司有所探讨,比如国内涉及碳纤维企业的一些问题,C919的相关供货问题,T800何时会通过军方验证,康得新6.5万吨的碳纤维产能跟公司比是真的吗?等非常多的问题,希望想了解碳纤维题材的投资者可以去对话录了解一下。